Contact Us
微創植牙 省事少風險
(原刊載於95.04.22. 聯合報)
回顧30多年前人工植牙剛在歐美發展之初,總被認為是帶有『實驗性』及『高風險』的一項醫療行為。然則一路走來,這個被牙醫界認為是最具革命性創舉的新科技,反倒成為今日許多患者口腔重建的主流選擇。不必磨掉好牙,也無需靠鉤子或磁鐵,只要在無牙區植上人工的鈦金屬牙根,就又可重建起一顆顆穩固的牙齒了。若以目前各類的牙科修復技術比較起來,植牙不會破壞現有的齒列結構,其實是最能達到『口腔環保效果』的重建治療了。而自1992年筆者初入美國賓州大學研修牙周?復及人工植牙,迄今已整整14個年頭,植牙醫療的臨床層面早就隨著材料科學的進步與種植技術的改良,而呈現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風貌了:
  1. 最早期,瑞典骨科教授 Dr. Branemark 發現純鈦金屬可與人體骨組織接合生長,而提出了『骨整合』的學說運用於臨床醫療上。在這個時期,所有的植牙皆需3~6個月的植入生長期,方能令植體長穩於牙床中,且前後還得要經歷兩次的開刀手術。藉由第一階段植入手術將植體置入,並完全縫合起來,使其整合生長不受外在的影響;3~6個月之後再進行第二階段的開刀,將其露頭出來以便印模並接作假牙。可是這套昔日沿用的老標準,經由近年基礎研究的新發現及臨床醫術的演繹,已被新的『一階非手術微創療法』給漸漸取代了。其實只要植入時小心處理得當,露頭的植體照樣可以達成整合的建立與生長。更何況新一代植體,因著表面特殊的微化處理,會使其植入後產生對週邊癒合骨細胞的誘導作用,使其可以更快速地附著生長上來,再加上『整合比值』較高,對於大部份的牙床骨而言,只要屆滿『6~8週癒合期』,即可將假牙銜接固定上了。

  2. 筆者於3月中旬參加了在西雅圖舉辦的第21屆美國植牙學會年會,會中有微創植牙較新的相關報告。基本上微創植牙可分為兩種術式,一為『開孔式』,另一種則為『直接法』。直接法係於牙床麻醉後,直接以鑽頭鑽入,當骨內的植體置納空間製造好後,便即旋入植體。然則此法有可能將表層的牙齦肉連帶鑽擠至牙骨內-而我們又希望“骨整合”能在一個完全骨性的環境中建立形成,最好不要有軟組織及其上附著的口內細菌介入其間,否則可能對癒合會有不良的影響。相較之下,開孔式的微創植牙,會先以取孔器於牙齦上作0.4公分的環切,掀掉此小塊牙肉蓋口,露出可檢視牙骨結構的一個窺孔,再由此進行一連串的植體置納空間處理將植體植入。如此就可避免將不必要的軟組織壓擠迫入植牙區內,同時又可先行藉窺孔探視牙骨之結構與薄厚。特別是前牙區本就比較淺薄,若要不翻開牙肉便植牙,就得由此開孔以直接視覺檢測牙床的屈度、角度及厚度,才能夠對植體的植入有完整且精準的掌控。

  3. 微創植牙,除了不開刀、不縫線以及可大幅降低許多術後出血、腫痛等不舒服感的好處之外,更因為可以不必切割太多的組織,故相較於開刀植牙,其意外傷害的風險也較小。這次會中就有一則手術的錄影報告,紀錄著不小心切到血管不斷出血的緊急狀況,即便這些是可以處理得當的意外,總還是能避免發生就要盡量避免的好。此外也有傷到神經,造成口腔週圍顏面部長期甚或永久性麻痺無知覺的案例。這種情形特別容易發生在下顎小臼齒區的開刀植牙,手術時翻剝牙肉,不一定直接切斷了下骸神經,但卻很有可能壓迫到它而造成麻痺。凡此意外,其實皆可以非手術的方法避免掉。

  4. 而配合著微創植牙的施行,『短式植體』的使用也漸漸蔚為一股趨勢。長久以來因循了傳統自然牙的假牙?復觀念,總認為植牙的牙根也要如同天生的牙齒般,越粗且越長越好,其上的假牙才會越穩固。但當我們瞭解到其實自然與人工牙根在牙床骨上附著的機制是完全不同時,我們也觀察到相較於自然的牙周組織,植牙的『整合固著』機制是可以提供更強大的支撐力,所以即便是只有0.8公分的植牙體也能負載1~1.5公分的假牙冠。而如此的發現就可省卻了植牙治療中許多不必要的困擾,如當牙床萎縮變得厚度及高度不足時,也不見得一定需要『骨質再生術』來增生骨量了,其實一般標準型或是短式植體對我們台灣人的口腔狀況都已遊刃有餘了;一昧地求長求粗,往往還得要加倍的鑽探擴大,牙骨也會相對地被修磨過多,反而容易造成牙床底部的穿洞破孔,引發更多的問題!特別是上顎前牙區的牙床在接近鼻部附近,屈度陡增,變的非常傾斜,超過1.3公分以上的植體,往往很容易在末端穿出牙床骨結構。還有就是上顎臼齒區,因為其上方鼻腔的迫近,往往會造成牙床高度不足,若能使用短式植體並配合著『上頷顎骨增高術』,大部分植牙地基不足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了。

而在此次全美植牙年會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在加快植體癒合速度方面的研究進展。在過去4~5年中,為了達到植牙的快速癒合,牙醫界不斷地想盡辦法在鈦金屬植體的表面物性上作文章。然而最先進的研究卻是另闢新徑,改由在表面化性上作突破。初步的研究已告訴了我們,藉由不同於以往的表面化學親和性,或許不久的將來,整個植牙的療程將可縮的更短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