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微創植牙 更舒適 更無痛
(原刊載於94.8.31. 聯合報)
人工植牙是當今牙科相當主流的重建治療方式。可是許多人仍對植牙存有相當的恐懼,總把植牙與手術開刀、針線縫合以及出血腫脹等聯想在一起,認定了植牙就必然會有疼痛、瘀血甚至發炎感染等不舒服的情事。所以缺牙、無牙固然痛苦,但想到要植牙開刀卻又是一件更苦的差事。其實在植牙發展的初階段,這些苦楚往往是為了治療成功,必得要付出的代價-因為傳統的療法就是以開刀手術來植入牙根。從第一階段的植體植入,到4~6個月後的第二階段露頭手術,植牙的整個療程都是脫離不了手術的。尤其是遇到了牙床嚴重吸收或是牙齦不夠厚實的情況時,需作骨質導引再生及牙齦肉移植手術,往往開刀的範圍與位置也會變得更大更廣,而引發的術後疼痛及出血,當然也相對地較多較不舒服!
但這一切現在都改觀了!現今的植牙己從先前『原創開刀植入法』演進為『非手術微創治療』,而這一切都是拜了先進的基礎及臨床研究所獲致的結果:
  1. 先進的影像科技,如『數位化X光』或是『3D電腦斷層掃瞄』,提供了傳統平面X光無法解讀的組織訊息,如牙床骨的深度、厚度以及角度,還有重要的神經、血管與鼻竇所在的位置。有了這些電腦分析的數值,就如同擁有了虛擬視覺,可直接進入植牙地基所在探索到牙床的內部結構。而在要施作植體植入時,我們還會再以探針診測的方式直接在麻醉了的牙床上測深,以便能有一個完整的植牙區立體結構概念。如此只需在牙床頂作個牙齦的小開孔,不必再大動干戈地翻開牙肉便可植牙了。

  2. 以往總認為植體要越長越粗才越能夠牢固。但近來的研究統計顯示,只要0.85公分長、直徑0.375公分的『短式植體』就足以達到強固的穩定度,支撐大臼齒區的咬合力量。這幾乎是以往認定植體大小的一半,然歸功於材料科學的進步,特別是『奈米科技』的發展,將植體作了特殊的『微化處理』,使得鈦金屬產生了極為細膩而規則的表面形誌。這種特殊表面的緻密度甚至可達僅僅3微米,就好像停車場內一個個規劃整齊的空位,可以讓牙床內的造骨細胞如待停車輛般地大量而快速的附著上來,造就出比原先傳統植體高出2倍的整合固著強度。所以不再需要已往4~6個月的等待期了,現在的『快速癒合植牙體』只需『6~8週』便可長牢,幾乎是先前三分之一的時程了,再加上免除了一、二階段的開刀手術及術後復原的等待時間,整體的療程自然縮短加快了許多!

  3. 而使用較為迷你尺寸的『短式植體』,患者也不再需要刻意地張大嘴巴,接受治療時會比較輕鬆。小的植體在組織內所造成的傷口介面也減小了,而無需深入的鑽探,所以傷及深層結構、造成組織受磨過熱、以致於角度偏差所產生誤傷的可能性,也都因此而降低了。整個植牙的臨床處理,以醫護人員言,變得更加單純化;而對患者來講,不必拚命的張大口,且加上免除了面臨開刀手術的心理壓力,以及幾近無痛的術後感覺,整體醫療的舒適度則是大幅地提高了。

  4. 微創治療時,除了牙床頂端不到半公分的迷你開口之外,其餘的牙齦都是未經切割與翻剝地完整的覆蓋在植牙預定區的表面;所以整個治療中,醫師的視線基本上是被牙齦肉給遮蔽住的,無法直接目視到植牙基底的牙床骨上。這時就必需藉助視線輔助工具,如『醫療用顯微放大鏡』以強化視野,才能在植機快速鑽動的過程中,清晰的掌控住預設好的深度、角度。否則覆蓋著的牙齦厚度,是很難讓一般肉眼可以準確地判斷出植體是否己經精準的植入牙床顎骨的定位了。

這兩年來所累積的微創植牙治療經驗也顯示出:只要能夠依循遵重組織生理性的原則,微創新療法同樣可以達到97%的成功率。所以植牙的『前置性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1. 植牙區鄰牙罹有的『牙周病』『根管發炎』時,務需徹底清除;如以石英震波的非手術方式清除牙周病細菌,以及進行根管清創來解除齒內感染,期以儘量降低口腔內的細菌數量。因為人工植體最怕的就是細菌感染,一旦菌落沾附其上,便會蔓延開來而導致失敗。

  2. 而拔牙的傷口,也應儘量地以『自體復原的方式』令其自然長好,無需另外充塞人工的物質如:人體骨粉或牛骨粉。因為捐贈者的年齡,體況乃至於過去病史,皆會影響著移植轉化再生的效果;而研究也告訴我們,鈦金屬植體最愛的還是患者本身自然且具有生理活性的自體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