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於93.05.11.聯合報)
|
人工植牙的治療技術被引進到臨床的應用,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了。由最早期針對全口無牙,乃至於現今單顆缺牙的治療,純鈦金屬植體的穩定性及成功率,已使得植牙科技成為了一項成熟、安全、且可靠的治療方式了。
|
而傳統上,植牙是屬於『手術行為』的牙科醫療。在不堪修復的牙齒拔除後兩、三個月傷口癒合完畢,再行開刀將人工牙根植入。在口腔局部麻醉的情況下,以開刀手術將牙齦切割劃開並剝離,使得內層的牙顎骨能夠盡量大範圍的展露出來。在以往,植牙要做到如此大規模的手術,主要的考量還是希望能夠看清楚植牙區結構之全貌,以方便在手術進行中能對各種因素有較多的掌控,避免因視野不全,造成植牙角度之偏差或部位的不準確,而傷及了週邊其他重要的生理結構,如:
|
- 下顎神經
- 植牙區隔壁的無辜好牙
- 或因造歪斜而造成牙床骨的破損穿孔
|
否則植牙未成,反倒是先破壞了現有的口腔結構。所以大範圍的手術方式可以綜觀整個植牙區域的景況,在植牙醫療初始起步的發展階段是有其必要性的。然則手術的面積越大,組織的傷害也必然越多,而引發瘀血,腫脹及術後疼痛的機率也都會隨之增高。
|
隨後在本世紀初,植牙醫學的臨床研究發現到若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拔完牙不必再等候兩、三個月的傷口復原期,即可在牙根拔除的當下,便以『立即植牙』的方式將人工牙根即時植入到牙根拔除的洞口,其成功率和傳統開刀植牙是一模一樣的。而這樣子的處理方式有很多的好處:
|
- 拔牙所遺留的傷口,馬上植入鈦金屬牙根,一拔一植之間,會令原本較為空洞的傷口,因植入體所佔據掉的體積,相形的傷口面積縮小,反而使得患者術後的不舒服感會大幅度地降低。
- 而因拔牙所造就出的傷口空間,也免卻了要再以手術方式打開組織缺口的必要,只要選擇與拔牙洞口大小相近的牙根植體,經過一些特別的處理便可直接植入。
- 『立即植牙』不需要手術刀片切割,牙齦肉不必被剝離開,植成之後也不需要針線縫合,而是直接以鈦金屬螺絲帽鎖上即可。如此不僅免除了手術之苦,整個療程較之傳統拔牙後的開刀植入方式,至少縮短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
而這一兩年來,因著立即式植牙所累積的經驗,加上影像科技的發達,可以讓植牙醫師不必再翻撥開牙齦肉,便可掌握到植牙區牙床顎骨的型態及走向。所以當面對到前來就診時已經拔完牙無法用立即方式植牙的患者,我們還是可以用『非手術的微創方式』來進行人工植牙:
|
- 只要用迷你型的環狀取孔器,將預定植牙區表面的牙齦軟組織掀開一個『0.4公分的微創小孔』,接著即可如平常植牙程序般地,在齒槽上作系列的處理而將人工牙根植入,最後鎖上鈦金屬螺絲帽,即完成了整個植牙的程序。而藉由大小適中的螺絲帽,剛好可以將原先的牙齦切口覆蓋住,這種方式的植牙連傷口縫合的手續都可以免除掉了。
- 而如同立即式植牙般,整個的臨床處理不會使用到刀片及針線,特別是不必將牙齦肉從牙床骨上剝離開來,這會使得患者術後的疼痛、腫脹等不舒服感降至最低。這主要是因為體內可以感應到腫脹疼痛的神經纖維,絕大多數是分佈在包被於牙床骨外側的骨膜組織上。傳統的開刀手術必得切割並翻動到這層極為敏感的薄膜,所以會引發疼痛的感覺。若是能避免傷害到這層組織,如採用這種新的植牙療法,則在不扯動到骨膜的情況下,術後的疼痛將會降至最低。我們曾針對傳統開刀與現今非手術兩種植牙療法都歷經過的患者做過統計;比較起來,非手術植牙幾乎都不大會有事後疼痛的感覺。
- 『傳統開刀植牙』,前後需經歷『兩次的手術』過程:第一階段的牙根植入手術及第二階段的牙根露頭手術。兩階段均需切割及縫合,整體的療程往往要三、四個月至半年多才能夠完成。然目前的『微創植牙』,『兩階段手術皆免』之外,不必等待拆線後傷口復原,再加上新研發的牙根植體,藉由特殊的表面處理,加速了植牙與牙床間的癒合,平均而言只要『八週』即可完成植牙及假牙的裝戴了,全部療程整整縮短了幾乎一半以上的時間。
|
其實隨著研究的進步、植牙醫術的改進,較新式的植牙法已經可以讓患者省卻更多不必要的等待時間,也大幅降低了術後的疼痛感。筆者才於3月份受邀前往美國賓州大學講學,發表此類非手術植牙與傳統開刀植牙法之比較報告。而在該校牙周植牙研究中心的討論會中所得的共同結論是:目前植牙醫學的主流思維是不論採用那一種的植牙治療,最重要的不單單只是植牙技術層面的考量而以,是必須要對需整治的口腔環境與結構,有一套完整的術前診斷及規劃:
|
- 植牙區週邊的自然牙若罹有『牙周病』,則必須徹底整治,以避免植入牙根後又被這些原本窩藏的牙周病菌感染,造成破壞而導致失敗。因為人工牙根藉以附著在牙床骨上的聯接介面,和天生自然牙的牙周組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性構造,必得要更為小心而徹底的防範及控制細菌感染的可能性!
- 對於『咬合不正』、『夜間磨牙』、及『顳顎關節疼痛或障礙』的患者,接受植牙治療不僅僅只是缺牙區補上牙齒便解決了問題,還必需要能回復到正常平順的咬合功能,才算是完整的治療。所以有這類咬合障礙的患者,需接受咬合板治療,以便讓緊繃的顏面、頸部、甚至肩膀肌肉放鬆,使得錯位的上下顎骨能夠重行恢復到平衡而穩定的對應關係,從而讓患者能夠正常的咀嚼進食,開口閉口動作順暢,關節及頭頸部肌肉不再疼痛,甚或連睡眠的品質也可藉此得以改善。
- 有些缺牙的時間久了,後方的牙齒會倒向前面的空隙,而對咬的牙齒也會長過來,擠壓掉缺牙的空間,以致於要作上形態正常的假牙往往會有空間不足之憾。因此運用牙齒矯正將凌亂的牙齒排列整齊,甚至利用八週快速癒合的新式牙根植體,直接當作矯正使力的支撐,便可在短時間內將牙齒及假牙的空間分布作最佳化的處理;也才不至於空有足夠的牙床可作牙根植入的地基,卻因齒列的排列凌亂,讓之後的假牙無法整齊地裝戴上去。
|
歷經了五、六十年的驗證,植牙已不再只是一項全然嶄新、甚或帶點實驗性質的牙科醫療了。而許多的患者總還是在牙齒拔除很長一段時間,遭遇了許多的不便與痛苦之後,才下定決心要來植牙。其實牙齒一旦拔除,牙床便即開始萎縮,若要植牙應該是越早處理條件越好;既可不必開刀,又不需進行骨質再生等複雜度較高的手術,事後的不舒服指數更是可以相對地降低了許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