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顳顎關節症候群
頭痛!耳朵痛!肩頸部痠痛!其實您該看的是牙科!
(原刊載於 93.08.18. 聯合報)
身為國三班導的方老師,身兼教職及主婦的雙重身分,本就極為忙碌;尤其基測將近,除了學校應考的準備,回家還要操持家務,益發使得每天地生活步調更形緊繃。特別是近來經常早起之後便會感覺頭痛,彷彿前一晚睡得並不很安穩,而白天上課時也比較會有肩膀及頸項的痠痛與疲憊。本以為這只是過勞的關係,下班回家泡個熱水澡就應可緩解,但試了數回卻未有改善,症狀仍是持續未消。方老師只好前往醫院求診,希望能夠找出病因解決問題。可是連看了幾趟不同的門診,有骨科、復健科、神經內科…等,而醫生最多也只是開立肌肉鬆弛劑,以期達到一些肌肉放鬆的效果,整體症狀似乎並未有對症下藥的顯著改善。幾經週折,最後居然是由耳鼻喉科醫師轉診至牙科,經由牙醫的『咬合板治療』,症狀才開始獲得顯著的緩解,而將問題全部地解決了。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類頭頸部肌肉痠痛的困擾,其症狀不一而足,包括了有:
  1. 『頭痛』以及『太陽穴』『腮幫子』『頸部兩側』,甚或『肩膀』等處的疼痛及緊繃。

  2. 耳朵旁的『顳顎關節』會喀喀作響,並伴隨有漲痛的不舒服感;有時則在張口閉口時,這個銜接上下顎骨的咬合關節會卡住顯得運轉不順,下巴得要歪斜到一邊才能打得開來。最嚴重時,則會像『牙關緊閉』,連嘴巴都打不太開,而只要張口稍微大一點,關節便會有劇烈的疼痛感。

  3. 但每個患者的症狀也不盡完全相同,有些會『夜間磨牙』並伴隨前述的病癥;但也有人不磨牙,卻非得常常要把上下牙咬緊不可-比較有趣的是患者中『女性』佔絕大多數。而部分患者往往會發現,當症狀日積月累地持續作用下來,不僅臉部咀嚼肌痠痛緊繃,夜間無法安穩入睡,琺琅齒質還會過度磨耗,牙齒變的平平板板地。而因著磨牙、咬牙導致的咬合偏斜,會使得臉形也變的左右不對稱一邊大一邊小的,像是俗稱所謂的『大小臉』。

造成上述這些徵狀,除了極少部分是先天性外傷或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上下牙對咬的『咬合不正』所導致的,在醫學上稱之為『顳顎關節症候群』,指的就是上下顎接合的關節有著功能性的障礙。這是當上下排牙齒對咬的咬合位置不正時,會連帶的令牙齒所附著之上下顎骨其相對關係也被牽引到歪斜不正確的位置。此時依附於上下顎骨左右兩側的咀嚼肌甚至是肩頸部的肌肉,會因下顎的偏斜而變的不等長。而肌肉的功能其實有點類似橡皮筋,他們會強力的收縮,希望將下巴拉回正位,以便左右兩側的肌肉能回復等長。但在肌肉拉扯的過程中磨牙、咬牙發生了,期能把造成下巴歪斜的一些牙齒上的咬合高點能夠磨除掉。但夜夜磨牙的結果,使得肌肉過度疲勞痠痛及緊繃。而這個位於耳前的關節,也會因下顎骨的歪斜異位,產生不等程度之功能與結構的改變-就如同車輪的承軸不正,則陪靈會加速耗損,最後甚至磨耗成無法運轉。到了這個地步關節便會有喀喀聲,疼痛感以及開口閉口的不順暢。而最糟糕時,則會因關節內部結構的嚴重變形使的嘴吧打不開。而臨床上造成『咬合高點』,導致咬合偏斜的原因其實不外乎是:『蛀牙填補』『裝戴牙套』、或是『牙齒矯正』的過程中未能將偏高的咬合干擾點調整去除掉。此外『牙周病』因細菌侵犯牙周組織,造成『牙根鬆動』、『牙齒位移』、『全口牙排列錯亂』,也會改變咬合使之錯位而引發顳顎關節障礙的形成。
臨床上以『咬合板』『咬合調整』為治療主軸,利用咬合板的裝戴讓上下牙避開其間的干擾點,使得原本緊繃的肌肉放鬆,導引牙齒的咬合及上下顎關係回復到正常的生理位置。待整體咬合及肌肉狀況皆呈穩定之後,再以咬合調整將干擾高點修除掉,則咬合的位置、肌肉的感覺甚至睡眠的品質便可回復如常。至於牙周病所造成的咬合障礙,則尚需完整的『牙周石英波治療』讓牙根穩固了,再行咬合的調整。